看地气的两个角度:(1)长期的“静态”角度;(2)时变的“动态”角度。

先从静态角度看。地貌跌宕起伏是“气”的起伏表现。气有阴阳(阴人要葬阳气,阳者,升也),进而进一步可按文王八卦给出384爻各爻(未含间爻爻变)的阴阳属性(兼含五行属性)。有本地学书叫《透地眼》,估计是地貌起伏有时带欺骗性,因此需透过表层看地脉,寻气。

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父亲就是一个风水佬,所以从地质剖面,也许有所感悟。地质专业的学生考察岩石露头确定岩层形态

从地层断面图(局部)我们可以看到,右侧的土层因某种构造力(或能量)隆升了。由于通常情况下,下层的泥层或岩层比上层的更密实更硬,因此,在地表表现为“凸”。即使同一个土层,由于其局部比周边更坚韧或下方有能量贯入,也会比周边隆起(质地疏松的假象凸起,只是表层几公分的隆起,遇水即凹陷下去)。

要想看明白地气的分布,需要平面图和剖面图一起看。下面的两张图,是地质学专业的考试题(我放上答案)。剖面图一般没有,需要大家用脚步在平面图范围内反复走,然后推测剖面图的样子(地质学可能通过挖机挖出一个断面来看)。也就是说,通过平面图,能思考出地下的土层、岩层之间的相互嵌套关系,哪些是能量稳固区,哪些是破碎区,哪里是地下能量贯入最适合的通道。平面图与剖面图

蓝色为剖面线;浅绿为河流。

静态是一个能量接收器的位置与方向选择。动态则是何时开启何时关闭接收器的选择。一年四季寒暑不同,每过约20年木星土星交汇一次(交汇时间长达半年,在星空中能看到木星、土星贴得很近)。每过约180年,日、地、水、金、火、木、土肉眼看见的几大星体交汇(交汇时间很短,可见时间仅几十分钟,因为水星很容易被太阳光盖住。月亮不一定此时交汇,恰在朔望交汇,一个周期需要几千年以上),在太阳未露出地平线的时刻(寅卯时之间),东方五星聚讲(水、金、火、木、土五星扎堆)。同一天,在太阳落山1个小时后的几十分钟,西方五星聚讲(水、金、火、木、土五星扎堆)。这些时刻内,应该是接收宇宙某种能量最大的时候(能量最大,对阴阳、对五行属性而言,有极好的也有极坏的两个极端。仅木星、土星交汇是接收能量次大的时间)。由于这些时刻从天文角度看,100万年里变化都很小(周期性很强),所以可以对一个周期进行细分,比如分为12支、10干来组合量化,细化到年、月、日、时,方便大家使用。

(图上是各天体大小对比,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没有望远镜看不见)

以上是从时间来说。不同时间吸收恒星太阳的能量不同(白天晚上温差明显就是例子),需要太阳系、银河系的能量也不同(主要是太阳系,银河系很多恒星的能量到地球需要上千年(千光年距离),现在葬骨实际上吸收的是太阳系外的千年前的能量。从现在算起,千年后的能量,骨头早化没了。除非有超光速,但目前在核动力级别,还没有超光速的结界,更不用说人类当前只用到电子层的化学能级别,结界太low了。

从多本古天文学以及中国农历历法编写的9大原则思考,个人认为:天干确实如不少人所言,来自对星空的观测,体现“乾”。而地支,一样来自星空的观测,不过是以节气所反映的地气变化来代表,体现“坤”。两千年以前,由于出行条件的制约性,观测天空反而比观测大地更方便。天空中,“恒星”、“行星”两个关键字中,实际上仅日、月,金木水火土(五行星可见),这7个天体相当于“行星”,其他天体都很远(包括28星宿星群)。而太阳、月亮是被赋予特殊意义的。所以不管是现在,还是2000年以前,人类看到的星空都一样,只有金木水火土在“固定”的恒星天空中周期性运行。天干为十,现在只有5个行星,怎么翻倍呢?那就得引入阴阳,金木水火土各有阴阳两属性,从而出现10种情况。那不可见的5星,跟太岁一样,是虚拟的。为什么相信有虚拟的星在做作用呢?我觉得“血月”可以说明。“血月”是地球恰恰在太阳与月亮的连线中间,按理应该是月食,月亮被地球挡住了,全黑才对。但实际上,这个时候的月亮是“红色”的,非常难理解。由白变红,也许是一种特殊的能量体现(当然,现在可以通过光学,红外长波折射解释)。古代因此可能推测眼中看到的5大行星是一种形态,同时隐藏着另5种形态,从而构成10天干。而地支,是将地球绕太阳一圈分成了12等分(角度等分,冬季的节气之间时间比夏季的短,因为冬季地球绕太阳的角速度更快,也因此农历12月前后几乎从没有闰月),每个等分有一个“中气”对应,它是一种太阳历的来源,从而保证每年中气的时间与现在公历的时间前后不超过2天。农业的工作,可以通过节气、中气安排农种,而不是根据农历月初一、十五或初几、十几、二十几等记日方式。从当前对玄空风水的知识搜索信息看,日子确实以节气中气来起算。而中气反过来确定一个农历月的“干”排序,以及闰月是否被增加的结果。

《青囊经》上卷

天尊地卑,阳奇阴偶。一六共宗,二七同道,三八为朋,四九为友,五十同途,辟阖奇偶,兆生成,流行终始。八体宏布,子母分施,天地定位,山泽通气,雷风相薄,水火不相射,中五立极,制临四方,背一面九,三七居旁,二八四六,纵横纪网。阳以相阴,阴以含阳,阳生于阴,柔生始刚,阴德宏济,阳德顺昌。是故阳本阴,阴育阳,天依形,地附气,此之谓化始。

《青囊经》中卷

天有五星,地有五行,天分星宿,地列山川,气行于地,形丽于天,因形察气,以立人纪。紫微天极,太乙之御,君临四正,南面而治,天市东宫,少微西掖,太极南垣,旁照四极。四七为经,五德为纬,运斡坤舆,垂光干纪,七政枢机,流通终始。地德上载,天光下临,阴用阳朝,阳用阴应,阴阳相见,福禄永贞,阴阳相乖,祸咎踵门。天之所临,地之所盛,形止气蓄,万物化生,气感而应,鬼福及人,是故天有象,地有形,上下相须而成一体,此之谓化机。

《青囊经》下卷

无极而太极也,理寓于气,气囿于地,日月星宿,刚气上腾,山川草木,柔气下凝,资阳以昌,用阴以成。阳德有象,阴德有位,地有四势,气从八方,外气行形,内气止生,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。是故顺五兆,用八卦,排六甲,布八门,推五运,定六气,明地德,立人道,因变化,原终始,此谓之化成。

熬夜编辑文章,朋友们记得在右下角点下【在看】以示鼓励!

免责声明:堪舆堂地理馆(www.kanyutang.com)编辑文章与图片,仅从学术角度印证周易五術学之应用及起到传达信息之目的,丝毫没有任何意图与偏见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若阅读者有需了解更加详尽专业知识请与专业导师联系,以获得相应帮助。如若有侵权请与本堂联系,发邮件(9009&kanyutang.com (&换成@))十五个工作日给予删除处理。

如果您和您的朋友喜欢山、医、命、相、卜-周易五術研究,劳烦您点击右上角“分享到朋友圈”吧,或加微信:332980305 (备注:地理馆)交流吧。

看山悠悠,观水亭亭;心胸坦荡,一步一景。

风水本大事,人子须珍重,听天命,更应尽人事。穴本天成 福由心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