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《易经》,人们立即想到占卜。在街头某个角落,甚至在某些影视作品中,都能看到占卜的场面。当有人求卜时,大师便让客人双手捧着三枚硬币反复摇动数次后抛出,然后根据掉落地上硬币的正反面来起卦……

《易经》中虽然反复出现“吉凶”,但是《易经》对吉凶的判断并不象今天的大师那样,用摇硬币的方式摇出来的。从物种的类聚群分,或者从人类的聚散离合来看,吉凶就已经显示出来了,《系辞》上篇的第一章这样写道: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。”

《系辞》上篇的第十一章有这样一句:“是故《易》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两仪生四象。四象生八卦。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”

八卦定吉凶?不知大家看到这段文字是否会有这样的疑惑:前面不是说“类聚”、“群分”生吉凶吗?怎么又变成了八卦定吉凶呢?

有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,今天我们对八卦的了解实在是太肤浅了。按《系辞》的解释,《易经》对吉凶的判断根本不需要用硬币来摇卦。江湖上的大师用硬币来摇卦,也许是他们并不知道《易经》的八卦到底是什么,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地阅读《系辞》。

不仅仅是江湖上的易学大师,其实,我们对八卦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这八个代号,或者是乾三连、坤六断、震仰盂、艮覆碗、离中虚、坎中满、兑上缺、巽下断,再有就是与八卦相对应的一些事物,如:乾为马,坤为牛,震为龙,巽为鸡,坎为豕,离为雉,艮为狗,兑为羊。

那么,八卦为何将马定为乾、把牛定为坤呢?这就涉及到八卦的分类原则,也是八卦的奥妙所在。今天的易学大师并不知道八卦的奥妙,否则就不会让客人摇钱币来断吉凶了。《系辞》上说得很清楚:八卦定吉凶,或者说世间万物的“类聚”、“群分”就会产生吉凶。二者并不矛盾,八卦就是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。

八卦以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呢?这就得从八卦的起源说起。

一、八卦的起源问题

关于八卦的起源,现在是众说纷纭,归纳起来可分两类:一是《系辞》的记载,二是各种各样的传说,这些传说基本上都是与伏羲有关,与河图洛书有关。

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洛书,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古老传说,黄河中曾出现一匹龙马,背负一张神秘的图案献给伏羲,伏羲便根据图案所示创立了八卦。

然而,当河图真正展现在人们眼前时,这幅神秘的图案并不怎么神奇。河图上共有十组黑白两色的结点按成行或成列排列而成,结点的数目刚好是从一到十,没有重复。若将一组结点看成是一个数,河图便是十个数。

河图洛书

尽管众多传说都认为伏羲根据河图创立了八卦,但对河图的解释似乎与八卦无关。这幅图案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呢?既然众多的传说都认为伏羲根据河图创立八卦,如果不能解释八卦起源的问题,河图就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。

那么,河图与八卦的起源有什么联系呢?我们再看八卦起源的另一个来源。《系辞》下篇的第二章有这样的记载:“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作结绳而为网罟,以佃以渔,盖取诸离。”

“仰则观象于天”就是看到风、雨、雷、电等自然现象,“俯则观法于地”就是指一年中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更迭。在这些自然现象中,什么时候闪电响雷、刮风下雨是没有规律的,所以只能“观象于天”。但是,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,地上的植物一般都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,这种变化有规律,遵循一定的法则,所以说“观法于地”。

国画:满园春色

天地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,比如能够在天空中飞翔的鸟类,只能在地上奔跑的兽类,它们的身上都有一定特征的花纹。如何区分它们?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它们身上的纹理。“观鸟兽之文”就是通过观察它们身上的纹理来区分这些动物。

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生活方式,比如鱼类只能生活在水中,鸟类一般栖息在树上,野兽藏身于洞穴。这些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活特性,决定它们有着不同的栖地息,这便是古人所说的“与地之宜”。

在文字出现之前,人与人之间如何交流呢?在远古时代,人类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,知识的积累十分有限。无奈之下,只能“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,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,用他们创立的八卦符号一一对应,以方便彼此之间相互交流。比如,对雷、电、风、雨等自然现象就用震、离、巽、艮,对牛、马、鸡、犬就用坤、乾、巽、艮来表示。因此,八卦的创立就是出于对世间万物的分类认识以及信息交流的需要,八卦就是古老的信息交流工具。

然而,在创立八卦的时候,文字还未出现,也就不存在乾坤震巽的说法。假如已经有了文字,牛就是牛,马就是马,又何必用八卦来表示呢?相对于文字,八卦的表达很容易出现混乱,比如乾既可以代表天,也可以用来表示马,当听到或看到“乾”的时候,到底是说天还是说马呢?

要系统地探讨八卦问题,还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:结绳而治。《系辞》在这章的最后写道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,百官以治,万民以察,盖取诸夬。”

在文字出现以前,人们是以“结绳”的方式来管理社会,管理日常生活。这句话还说明,只有在文字出现以后,各级官员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。各种规章制度或政策政令只有用文字表达出来时,天下的老百姓才能分辨清楚。

上古时期的人类如何以“结绳”的方式达到“治”的目的呢?

从“作结绳而为网罟,以佃以渔”,我们大致可以推知,“结绳”其实就是用绳子织网,绳网的作用就是用来狩猎或捕鱼。问题是,用来捕鱼的绳网与八卦有什么关系?古人又如何用它来管理呢?

前面已经提到,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洛书。不管是河图还是洛书,上面的图案就是数。用结绳方式做出河图洛书上的图案并不困难,在绳网上选取特定的结点,然后再用特殊颜色的绳子将这些结点连结起来,这样不就可以得到类似于河图洛书上的图案吗?古人在狩猎时若有幸获得大量猎物,便用数的形式按一定顺序将当时狩猎情景(比如,狩猎地点以及走过的路线等等)标记在网罟上,为以后的狩猎提供参考,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“结绳而治”。

对于远古的人类来说,编织绳网本来就是为了狩猎或捕鱼。比如在河里捕鱼时,并非每次都是一网撒下去就能捕到渔的,有时候可能要等待相当长时间。在等待的过程中,人们不太可能永远守候在旁边,有可能去干其它事情。正在这个时候,恰好有一群马要过河,而其中的一匹马正好落入网中。人们本来一直都是在捕鱼的,却意外捕捉到一匹马,这件事情足够神奇吧!

当然,也不排除这匹马拖着这张网跑到很远的地方,在跑到另一个部落的领地时,却意外被树根之类挂住了网眼,这件事就变得更加神奇了。当人们看到这匹马,看到这张网,看到标记在网上的符号时,以为是上天赏赐的礼物。本来是狩猎过程中的一次意外,经过人们一代又一代的流传,于是便成了龙马献河图的传说。

按《系辞》的记载,八卦的创立者是包牺氏。包牺氏是一个部落或者说是氏族的名称。那么,八卦就不由某一个人单独创立,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。八卦到底是谁创立的?由于年代久远,显然是无法考证是具体的某一个人了。但八卦却流传下来了,是谁创立的呢?总得有个称呼吧!也许是因为创立八卦的人擅长狩猎,于是便把他们称为“包牺氏”。

在其他的传说中,八卦的创立者叫伏羲。其实伏羲是包牺氏的通俗说法(详见《创立八卦的圣人为何叫伏羲?》)。

二、八卦的玄机

远古时期的结绳而治,其实就是人们将在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,以数的方式记录在狩猎用的绳网上,河图就是原始的八卦图,只不过河图的八卦是用数来表示,而现在的八卦是长短横组成的符号来表示。也许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:河图上共有十个数,岂不是成了“十卦”?

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一套完整的、成熟的知识体系往往需要不断地探索、修正和完善,八卦也不例外。

八卦的创立是人类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识别的需要,在刚开始时,每一类都选取十种,因为人类都有十根手指,这样计数比较方便。然而,随着认识的深入,人们发现用十个数来表示方位就有缺陷。我们在谈论方向时,要么是四面,要么是八方,于是便有了洛书这样的方位图。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,不断地修正完善才演化成为今天的八卦。

八卦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,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、以及如何发展、如何成熟的重要环节。《易经》便是从八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认识八卦是学习《易经》的基础。八卦的奥妙在于它对世间万物有着独特的分类方式,也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。八卦的分类原则可以通过《系辞》上篇第十一章这句话来理解:“是故《易》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两仪生四象。四象生八卦。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”

太极、两仪、四象、八卦

太极是古人假想出来的一种理想的、十分完美的状态,类似的词语中,太乙、太一也有这样的含义。

两仪就是指阴阳。简单地说,我们可以理解为矛盾。在现实生活中,就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。太极生两仪就好比从理想中走向现实。

四象就是指太阳、少阳、少阴、太阴。太极生两仪好比将世界一分为二,我们经常听人们会说到凡事都有两面性。比如,如果要将人分成两类,那就是男人和女人,男人属阳,女人属阴。

但是,两分法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,这就需要进一步细分。还是以对人的分类为例,若按亲疏来分可分为敌人和朋友,按性质来分可分为好人和坏人。在现实中,并不存在永恒的敌人和永恒的朋友,绝大多数人都是介乎二都之间。如果用太阳来表示永恒的朋友,用太阴来表示永恒的敌人,那么少阳就是可靠的人,少阴就是靠不住的人。

好人与坏人的划分也是相同的道理。

“四象生八卦”就是更进一步的细分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四象的太阳、八卦的乾都是纯粹的、不含一丝杂质的阳,它代表着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,是人类追寻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