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流程术语1

历代艺人们在长期的积累中,以他们的聪明才智,逐渐总结完善出很多以宜兴方言发音的专业流程术语。这些流程术语,在宜兴紫砂传统工艺传承中,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,也为紫砂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内容。  

以下按一把掇只壶的全手工技术操作程序,整理出一部分关键术语的含义与实际应用。从这些工序上,读者会逐步理解紫砂传统中的精髓。

⑴、打(打泥片、打泥条)。做壶第一道工序,就是把泥料处理好后开始用搭只打出所需厚度、直径的底片、满片,然后打泥条。此基本功,需耐得住寂寞,有毅力,不怕苦。师傅只要听到木搭只声,就知道徒弟的规范程度。

⑵、拍(拍身筒)。泥条打好后,同时准备好底满片,把围片放在转盘上,把泥条围好接口。围也就是定好壶身尺寸。然后再拍打身筒,收底,上好底片,然后收口,上好满片,这样初步就把壶的轮廓完成了。

⑶、擀(擀身筒)。壶身轮廓完成后,就需用木拍子擀出所需要的准确壶型。擀身筒需技巧,拍子在壶身上的运走线条都有严格讲究,一个有经验,手上功夫过硬的制壶者,可得心应手擀出所需要的形体,而且壶体显得精神 

⑷、篦(篦身筒、篦盖头)。把壶身放在木转盘上,用篦只在壶体上顺时针规范拖压,使壶面光洁规正。要达到要求的线型,一个壶一般需要做几块篦只才能达到,全凭个人对造型的理解。

⑸、上(上大只,上脚大,上子口)。把壶的颈与壶身粘合起来叫上大只,把壶脚圈与壶身连接起来叫上脚大,把壶盖与子口连接起来叫上子口。 

⑹、复(复脂泥,复大只)。上好大只后,有些造型过渡不是明角,是弧线过渡,就需要复脂泥,待干后再做下道工序

2

每日一壶

作者简介
鲍建军

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

鲍建军,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。他对紫砂的各种泥料的结构、肌理、最佳的烧成温度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,同时对紫砂壶的光素器、仿生器的造型、线条,以及花鸟虫鱼等研究的深入细致。其创作的作品力求造型古朴、力遒型美,”光素器方圆兼备,仿生器栩栩如生”,其作品多次获奖,价值极高。

作品赏析
八卦

精品好壶/美酒,带回家!